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学院新闻

【暑期社会实践】环能人在路上:“环聚苗乡”团队走进房山区水峪村开展实践活动

  2018年7月,环能学院“环聚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马文林的带领下,一行七人先后三次,前往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峪村是南窖乡历史悠久的村庄之一,形成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按墙上画的建村历史,应该是六百多年前,水峪村的先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京西,定居在峪水河旁,在此繁衍发展。2004年该村被评为市级民俗旅游村,晋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本次实践活动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首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北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为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模式改革优化,培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团队依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第一书记工作平台,为社会贡献青年学子的专业力量。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拍摄宣传片

  水峪村在2004年被确定为市级民俗旅游村,200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后,村两委根据南窖乡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整合民俗文化资源,以发展培育旅游产业为主线,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实践团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到村庄里有很多旅游资源亟待宣传。因此,实践团成员拍摄宣传片,通过新媒体网络帮助水峪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实践中,团队还对村里有名望的老人进行采访,在他们身上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老一辈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对党的热爱。在采访杨万俊同志时,听他讲述十多年免费为村里老人送豆浆的经历: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来磨豆浆,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6点都会提着暖壶,到村里每位老人家中送上热腾腾的豆浆,实践团成员们都非常感动。

 

  传承乡村文化脉络,制作宣传册

  唐宋元时期,地处大防岭西北麋的水峪沟,由于军事的需要,在深山中开辟出蜿蜒曲折的古栈道,元末明初,这里就已经有稀疏的游猎者活动,之后间或有逃避战乱,熬度荒年的百姓迁徙于此,逐渐形成村落。2012年水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有着“四古”古碾、古宅、古商道、古中幡,它们留下了非常多的故事口口相传至今,很少有被记录在册。实践团以照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宣传册,使这些历史文化文化得到传承,为后人所见。

 

  探访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专业出谋划策

  水峪村属于低收入村,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对村庄环境进行考察时,实践团通过走访了解到村庄近几年环境已经得到很好的改善,村里有垃圾桶,村民们每天将垃圾扔到垃圾桶,然后由乡政府统一处理。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村中农家院处理厨余垃圾的情况,得知村中一部分农家院通过养殖鸡、鹅等家畜,对厨余垃圾已经有很好的处理,但是还有大部分农家院对厨余垃圾仍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因此,实践团成员在马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知识为村庄提出了用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设想,接下来将持续与水峪村对接,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了村中进行过统一的改厕,但效果不佳。因此团队成员分组进行走访,询问村民对改厕的看法,并进行数据汇总,为后期研究改厕方案做准备,贡献青春力量,助力美丽乡村发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