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学院新闻

【暑期社会实践】环能人在路上:“乡村振兴 青年作为”之水润乡土实践团走进昌平区北庄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新农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和首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北京率先全面小康社会,北京建筑大学环能学院水润乡土实践团在队长周丹的带领下于2018827日来到了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北庄村进行社会实践。

 

 

初来北庄

经过一上午的车程,我们团队6人到达了北庄村,北庄村王书记早已在村口迎接我们。吃过午饭后,我们与王书记一起进行了座谈。村书记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基本信息。我们了解到北庄村是昌平区第四大村,东邻怀柔,北邻延庆,占地540.8公顷,565户人家,1031口人。其中80-89岁的老人有42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5个,该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是村民长寿的秘诀,该村还被评为了生态旅游含氧区。

村里还为摘掉低收入村的帽子做了大量工作,镇里经过土地流转政策,使177户年收入人均11160元。村两委决定并通过民主决策,给其提供种植场地,目前增收效果明显,至2017年底,北庄村摘掉了低收入村的帽子。

 

 

接下来我们与村长交流了我们的实践思路,我们打算对北庄村的水环境进行调研,并且了解该村村民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经王书记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北庄村山中有山泉,含碱少,矿物质含量多,可直接饮用,即使是村里干旱,地表水下降,山泉也不会断流,保证了村民的饮水问题不仅如此,其他村的村民甚至是城里的居民也会携带盛水容器来北庄村取水,在村里,拧开水龙头就可以直接喝到山泉水。但这并不能说明北庄村村民就没有缺水问题,村里为每户人家每人每月免费提供2吨水,超过2吨的部分适当收费。政府在村后打了一口深井,村内4000米左右的老管道也已更换,为给居民供水做足了准备。

 

 

图为队员在水龙头接可直饮山泉水

 

 

图为进村取水的人

 

 

图为王书记为我们讲解居民用水情况

 

探寻北庄

跟随书记的指引,我们六人开始对村内进行实地考察。首先我们到达了村里的石桥,石桥下是村里流淌的地表水,水比较清澈,水中没有垃圾,流量不大。我们在河边取了水,准备回去做进一步分析。

 

 

 

图为队员在河边取水样

 

随后,书记带我们领略了北庄村的特产。在道路北边有种植多年的栗树,道路右边有成片的波斯菊。

 

 

图为北庄村波斯菊

 

 

图为北庄村栗树

    

我们还了解了北庄村的一种特产,栗蘑。据养殖的叔叔阿姨介绍栗蘑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它有利于大脑发育,抑制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抗衰老,还是引人注目的抗癌药源。叔叔阿姨在我们的询问下耐心的为我们讲解栗蘑的种植过程。先挖出三米的坑,再将菌棒放入坑内,浇水,最后盖棚,种植过程较为繁琐。

 

 

图为阿姨向队员讲解种植过程

 

 

栗蘑

 

 

种植环境

 

走访北庄

最后我们走访村民,并且请几位村民代表为我们填写了调查问卷

 

 

 

 

经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男性占25%,女性占75%,所处年龄段大多在18至35岁之间。家庭用水人数3人占50%,5人以上占50%。家庭每月用水用量10吨以内占25%,10至15吨占25%,还有一部分人对此不太了解。据统计结果表明,生活中用水量较多的为饮用水和洗衣服用水,均占比例75%,其次是个人卫生(洗澡、刷牙、洗脸等)和厨房用水,均占比例25%。该村水环境较好,污染情况不严重,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中的废水排放和生活垃圾,调查表明均占比例50%,整体情况良好。村中浪费水的现象较少,但受客观条件影响,村中水资源并不是很充足,只能保证村民的日常起居,用水相对较紧张。但大部分村民都有主动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主要体现在选用节水龙头(50%)、有漏水情况及时修复(50%)、一水多用(50%)、根据需要控制水龙头水流大小(25%)等。

 

知行合一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我们收获满满踏上归途,虽然很累但感到很充实。北庄村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深深被北庄村淳朴的民风以及王书记的热情所打动,水润乡土实践团的成员们还会继续关注北庄村的环境变化,并且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助村庄更好的发展,切实做到振兴乡村,改善环境。我们将会肩负使命,响应祖国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