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能学院的离退休工作和关工委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项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创品牌,广泛发动更多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的“五老”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三全育人”的大思政,积极为铸魂育人发光发热。学院党委切实把老同志的冷暖挂在心间,深入了解老同志的所需所盼,调动老同志积极性,在生活上照顾、在精神上关怀,为老同志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大关工”的工作格局
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把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每学期党委会专题研究关工委工作。为充分发挥退休老同志这一群体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情感优势,2021年调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原院长李德英、副院长吴俊奇,退休党支部两任书记梁贤英和潘树源作为学院关工委成员,积极配合发挥作用,推进关工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筑牢理想信念,强化跟党走的政治意识
学院党委探索出“1+1+N”的离退休工作模式,每半年组织一次集中座谈会活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每学年组织一次全体集中参观、学习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党委要求,开展多个主题活动。2022年以来,学院先后组织了“退休教师座谈会”,传达学校相关会议精神,听取意见建议;开展“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题作品征集、组织“丹心永向党 喜迎二十大” 主题党日活动,邀请王德中作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开展“建言二十大”专题调研会,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学院通过退休党支部及时递送学校校报,在退休微信群及时转发学校重大活动新闻等,让老同志们了解学校的工作。此外,70%以上退休教师密切关注“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理论学习。、

(三)助力青年成长,创新“大关工”的工作品牌
学院关工委主动发挥在铸魂育人、学生思政等方面作用,邀请关工委副主任李德英教授为毕业生党员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专题报告,阐释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介绍专业行业发展形势,号召青年学生用所学专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李德英教授还入选了北京市老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退休教师詹淑慧副教授作为学校研究生督导成员,协助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及教学工作。在学校办学115周年之际,李岱森老师撰写《献身教育60年——“北京建筑大学”校庆115周年有感》,并在学校网站上刊载。今年,学院制定了“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为主题的“读懂中国”具体实施方案,通过与学生党支部“老少结对”、“讲党课”、拍录视频等形式共话学校办学历程中的感人事迹。
(四)开展敬老助老活动,营造爱满建大、幸福环能的和谐氛围
学院党委积极关注退休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搭建服务平台。完善退休教师基本信息统计表,建立基础病台账、健康台账等。学院和退休党支部一起对年纪较大、长期生病及困难的教师进行定期走访;每年为80岁教师集体过生日;疫情期间,及时主动的为退休教师赠送口罩、消毒用品、抗原试剂、退烧药品等;每逢教师节、重阳节为每位老同志递送暖心大礼包、健康礼盒等,让他们感受组织关心,感受到学院温暖。


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好学校党委各项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主动“吸水”,强化理论武装头脑;有效“蓄水”,提高政治站位;持续“释水”,服务学院事业发展;继续落实好“1+1+N”的学习和活动模式,用心用情用力,精心精细精准做好离退休教师的服务保障工作,调动退休教职工积极性,不断提高学院离退休工作和关工委工作质量和水平。